RFID标准中ISO18000-6B和ISO18000-6C的不同
对于无线射频,典型的工作频率为:125KHZ、13.56MHz、869.5MHz、915.3 MHz、2.45GHz等频率,分别对应:低频(LF)、高频(HF)、超高频(UHF)、微波(MW)。每个频段的标签都有对应的协议:例如,13.56MHZ有ISO15693、14443协议和有两种超高频(UHF)协议标准可用。一个是ISO18000-6B,另一个是EPC C1G2标准,被ISO接受为ISO18000-6C。
ISO18000-6B标准:
标准的主要特点包括:标准成熟、产品稳定、适用面广。唯一身份号码。先读取身份证号码,再读取数据区。1024位或2048位的大容量。98字节或216字节的大用户数据区。可以同时读取数十个标签。数据读取速度为40kbps。
根据ISO 18000—6B标准的特点,在读取速度和标签数量方面,ISO 18000—6B标准的应用基本上可以满足卡口、码头作业等标签数量较少的应用场合的需求。符合ISO18000-6B标准的电子标签主要适用于闭环控制领域,如自主研发的集装箱识别电子标签、电子车牌标签、电子驾驶证(驾驶证)等。
ISO18000-6B标准的缺点是近年来发展停滞不前,在大多数应用中已被EPC C1G2所取代。用户数据的软件固化技术还不成熟,但芯片制造商可以通过嵌入用户数据来解决这一问题。
SO18000-6C(EPC C1G2)标准:
该协议包括产品条码中心(EPC Global)推出的Class1 Gen2和ISO/IEC推出的ISO/IEC18000-6的融合。该标准的特点是:速度快,数据速率可达40kbps~640kbps。可以同时读取的标签数量大,理论上可以读取1000多个标签。首先读取EPC号,标签的ID号需要通过读取数据来读取。功能强大,具有多种写保护方式,安全性强。有许多区域,分为EPC区(96位或256位,可扩展到512位),ID区(64位或8位),用户区(512位或28字节),密码区(32位或64位),功能强大,具有多种加密方式,安全性强。然而,一些制造商提供没有用户数据区域的标签,如Impinj标签。
由于EPC C1G2标准具有通用性强、符合EPC规则、产品价格低廉、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。主要适用于物流领域中大量物品的识别。目前超高频RFID应用的主流标准,广泛应用于图书、服装、新零售等行业。
这两个标准各有优势。做集成项目的时候,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应用方法进行比较,选择合适的标准。